外汇资讯

离岸人民币“破7.4”又回弹,“对等关税”下的汇市怎么走?

2025年4月9日,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突破7.40关口,最低贬值至7.42876,随后迅速回涨至7.39549,日内涨幅达0.44%。这一剧烈波动背后,是特朗普政府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,以及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持续发酵。本文将从政策冲击、市场反应及未来趋势三个维度展开分析。
一、政策冲击:关税升级与美元走强共振

  1. 对等关税政策超预期
    4月2日,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%的“最低基准关税”,并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关税。这一政策力度远超市场预期,直接推升美元指数至103上方,带动非美货币普遍承压。离岸人民币中间价顺势突破7.2关键点位,创近年来新高。
  2. 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联动
    关税政策引发避险情绪升温,叠加美联储“不急于降息”的鹰派立场,美元指数持续走强。与此同时,中国央行虽通过逆周期因子调节幅度高达1500点,但仍难完全对冲外部压力。例如,4月8日中间价调贬58个基点,连续两日调贬超90点,反映政策调控与市场力量的博弈。
    二、市场反应:短期波动与长期韧性并存
  3. 短期波动加剧
    离岸人民币汇率日内波动超1%,显示市场情绪极度敏感。投资者担忧关税政策将冲击中国出口,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。例如,2024年四季度中国贸易顺差虽达历史高位,但若关税政策全面落地,预计2025年出口增速将承压。
  4.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凸显
    尽管短期承压,但人民币汇率并未失控。一方面,中国拥有超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,为干预汇率提供充足工具;另一方面,经济基本面稳健,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预期稳定在5%左右。例如,离岸人民币在突破7.4后迅速回弹,表明市场对人民币长期价值仍存信心。
    三、未来趋势:多重变量交织下的汇市走向
  5. 关税谈判进程成关键变量
    若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,关税政策落地力度不及预期,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回升。反之,若关税范围扩大至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核心领域(如电子产品、机械设备),人民币汇率可能面临进一步贬值压力。
  6. 国内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加大
    为应对关税冲击,预计中国将加快降准降息步伐,同时通过财政政策扩大内需。例如,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,这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。此外,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(如跨境支付系统CIPS使用率提升)也有助于增强汇率稳定性。
  7. 美元指数走势影响显著
    美联储政策转向是决定美元指数的关键因素。若美国通胀压力缓解,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超预期,美元指数可能回落,从而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。反之,若美元指数维持高位,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持续加剧。
  8. 技术面支撑与阻力位分析
    从技术面看,离岸人民币7.40关口已成为重要心理防线。若突破该点位,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,进一步推升汇率。反之,若能守住7.35-7.40区间,人民币汇率有望在二季度进入震荡整理阶段。
    四、应对策略:企业与投资者的风险管理
  9. 企业层面
    出口企业:可通过远期结售汇、外汇期权等工具锁定汇率成本,避免汇率波动侵蚀利润。
    进口企业:可适当增加美元负债,利用人民币贬值降低采购成本。
  10. 投资者层面
    配置美元资产:适度增持美元资产(如美元理财产品、美股ETF),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。
    关注人民币国际化机会:随着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占比提升至4.98%,可通过离岸人民币债券、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等资产获取收益。
    五、结论:波动中寻找结构性机会
    当前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,本质上是中美政策博弈与市场情绪共振的结果。短期来看,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压制人民币汇率,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韧性、政策工具的充足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,将为汇率提供支撑。长期而言,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双向波动、弹性增强的特征,投资者需在波动中寻找结构性机会,同时加强风险管理。
    风险提示:本文分析基于当前政策与市场环境,若关税政策超预期升级或美联储政策转向,人民币汇率走势可能发生逆转。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变化。

发表评论